憤怒化恐懼(一)……共有六篇 人會憤怒因內心有恐懼,恐懼無法消除又會再一次憤怒,這會不斷的循環,這樣內心會充滿了仇恨,仇恨會運用在別人的身上,憤怒為何解決不了?因內心有一塊缺,缺的是愛,所以每一件事情在他心中都不是完美的。 即使有完美、唯美,自己也認為不可能發生,所以無時會憤怒、恐懼,恐懼就會怕失去;憤怒是怕得不到,這是惡性循環永遠停止不了,這也是人沒有智慧的象徵,腦筋也不清楚的現象。 憤怒化恐懼(二) 一輩子的憤怒、一輩子的恐懼,會造就自己無親朋好友,大家都遠離你而去,不要怨,這是自己一手造成,並不是別人不接近你,想到你的憤怒別人就害怕。 人恐懼久了,會有恐嚇的思想,這樣周遭的人不得不遠離,人會憤怒是從不吃苦,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,吃得了苦,憤怒恐懼自然消失,無法接受人世間小小的苦而來憤怒,這樣來人世間當人是非常的辛苦。 憤怒化恐懼(三) 一個苦就很苦了,自己還加一個辛苦,那不是更苦嗎?在人世間如果自己是做每一件事情無法承擔,每件事的後果而來的就是憤怒,與人說話談吐當中都是答非所問,不是無法溝通,是知道答案不想去承擔這一道道的苦。 這就和蠍子的本質一樣喜歡螫人,經不起人的教化、經不起別人的導引,一碰觸到你憤怒就呈現,這樣的憤怒導致恐懼馬上浮現,感覺世上只剩下你一個人,已無親朋好友了。 憤怒化恐懼(四) 要消除憤怒,消除不了,原本就存在,自己往苦、往善的方向去走,自然悟道,可以感覺到世上沒有憤怒也沒有恐懼,確實沒有。世上有兩個靜,有三點水的淨,青字旁的靜;少了三點水的淨字就變爭。 人爭,爭不到就恐懼,恐懼就憤怒,憤怒就恐嚇,恐嚇不到就怨恨,世上有什麼好爭呢?爭到最後火一燒就剩一團骨灰而已,何須爭。 憤怒化恐懼(五) 人無愛,心就虛,人無情,心就空;人無義,心就飄,無愛之人、無情之人、無義之人,自己想會和這些人在一起嗎?當然是不會啊,自己有這一些惡習,應要學會謙恭有禮、謹守份際、靜...
改變命運,操之在己 古德云:「命自我造,福自己求;一切福田不離自性,反躬內省感無不通。」光明的人生、幸福的未來,是每一個人的心願。然而人生有順、有逆,遇到困頓時,與其怨嘆時運不濟,不如正向積極地面對。了因識果,便能知苦斷集;在因心中努力,去惡修善,便能改造命運。且看佛門中人以正知見為導航,為自己的人生掌舵! 因地果還生 一般人看相、算命,多半是為了功名富貴。以佛法而言,風水、命相,就是因果的道理。命好、命壞,是果報。要改變命運,必須從「因」上努力,而不是從「果」上去追求。佛法中所說的因果,就是告訴我們,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;假使自己不努力,不僅歹命、歹運,就連好命也會變壞。知命則能立命,明白這些道理,就能了解命運、創造命運。 果從因生 事待理成 佛法的道理,一是「因果」、一是「心性」。能夠掌握住因果和心性的道理,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,否則,就隨著過去所造的善業、惡業而流轉。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,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起善念、做善事、說好話。身口意三業清淨,絕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。 因緣果報,是由這一念心所感召。起一個念頭,就是一個因,將來就會形成一個果報。起了善念,將來善業成熟,一定獲得善報;起了惡念,將來惡業現前,就要承受苦果。念頭雖然微細,影響卻很大。 然而,同樣具備善念、善行,有的人成功、有的人失敗,這是什麼原因?這就是「緣」。有因,還要有緣。緣,就是外在的緣。舉例來說,同樣的智慧、體力、經濟,做同樣的事情,為什麼甲能夠成就,乙卻無法成就?因為甲在過去生中種了善因、善緣,所以經常遇到貴人相助,不會遇到惡人阻礙,這就是善緣。如果沒有結善緣,縱使有智慧、財力、有奮鬥的意志,但因緣不具足,甚至遭遇惡緣,事情便不容易成就,這就是過去生所修的福報不夠。 福報,是由廣修善法、廣結善緣而來的。假使過去沒有福報,現在又不努力,要想改變命運,就是很困難的事;假使知道自己過去修的福報不夠,現在努力地廣結善緣、廣積福德資糧,就能遇難呈祥、逢凶化吉,重新開創出一番天地。 因緣具足 好運自來 俗話說:「時來風送滕王閣,...